治疗方法:
活血定眩散穴位贴敷。药物组成:当归、川芎、葛根、丹参、延胡索、威灵仙、透骨草、天麻、穿山甲各等量,研末,纱布袋包装,每剂5g。
方法:取颈夹脊、扶突、风府、风池穴,将药袋贴敷在穴位上,外用肤疾宁固定。3日更换1次。
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中医学眩晕范畴,多由情志失调,摄生不慎而伤及肝、肾,以致气血亏损,脉络瘀阻。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,病在脑,根在颈。治病先治根,根除病自愈。
经络联络脏腑,沟通内外,内脏病变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所属腧穴上。穴位给药通过皮肤的毛窍,渗达血液、淋巴,药物通过微循环和经络的传导可直达病所起到迅速治疗作用。
活血定眩散方中当归活血化瘀,滋养脑血;川芎、丹参、延胡索活血化瘀,通经活络,祛风止痛;葛根解肌柔肌专治颈项强痛;天麻熄风止惊,治头目眩晕和肢体麻木;穿山甲善走窜,专行散,疏通经络,穿透性强,能引药直达病所。
颈夹脊穴是颈椎骨质增生处,也是双侧椎动脉走行之处;扶突穴,是颈动脉硬化的部位,药物贴敷此处可通过毛窍渗达病处,起到软化血管,疏通内瘀的作用。风府穴,位于枕骨大孔处,经颅多普勒检测枕窗及脑动脉信号发布处,穴下有枕大动脉和延髓;风池穴,位于颈动脉入颅动脉交接处,穴下是枕动脉;风府、风池穴位给药避开颅骨,以近距离颅内动脉用药,使药物直达病所,从而扩张血管,改善脑血液循环,达到药到病除之功效。
穴位贴敷法是中医特色疗法,疗效迅速,作用持久,经济简便,无任何毒副作用,易被患者接受,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。